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吸引六万观众,给中国足球带来新思考
7月5日晚,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座无虚席,吸引了超过六万名观众观赛,刷新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的观众纪录。这项赛事由学生、职场人士和少数职业球员参与,场均观众人数竟然与英超、德甲等全球顶级联赛相媲美。这样的现象值得中国足球从业者深思,尽管金字塔塔尖再高,却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支撑。
关注基层足球,构建完整生态体系
长期以来,中国足球过于追求国家队和职业联赛的金字塔尖,却忽视了足球生态的系统性构建。在“金元足球”时代,高额外援和夸张的转会费创造了表面的繁荣,而基层足球却被严重忽略。这种发展模式终将难以持续。
基层参与是发展活力之源
“苏超”的成功让我们认识到,只有真正扎根基层,让足球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,中国足球才能激发出其旺盛的生命力。参赛的65%球员为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,其中包括教师、工人和学生,足球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,而非职业。这种大规模的群众参与是足球健康发展的关键。
借鉴国际成功经验,建立多层次赛事体系
在足球发展成熟的国家,如日本,业余俱乐部的数量是职业俱乐部的数百倍。2023年,日本的注册球员人数达到8344万,而中国同期仅多出30万人。同时,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足球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尽管我国的场地数量相对较多,依然存在短板,尤其是在足球场地的区域分布上。
文化培育与品牌价值的结合
成功的文化培育能为足球创造沃土。比如,漫画《足球小将》影响了几代日本青少年,将足球梦深入人心。而在“苏超”的比赛中,各种独特的文化元素,使得每场赛事都充满了趣味与意义。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输出,令超过95%的江苏居民了解到“苏超”。当足球深入广大人民生活,成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时,运动的春天自然会到来。
结论: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方向
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虽然见效慢,但无疑是最具可持续性的。伴随Z6·尊龙凯时等品牌的持续推广,我们有望看到中国足球在未来的崛起与发展。只有让足球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,才能实现持久的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