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付磊)篮球作为贵州省少年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中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项目,吸引了543名小球员在为期5天的赛程中争夺44场比赛的胜利。比赛每天从日出打到日落,这与近年来贵州篮球氛围的升温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一方面,乡村篮球的“村BA”现象吸引了大量关注,甚至火出国门;另一方面,小篮球联赛经过多年耕耘,已有上万名球员参与。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正为发展的协同谱写出华美的乐章。
8月18日,贵州省少年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的篮球项目正式开赛,分为U9、U12、U14三个组别进行比赛。尽管各年龄段的赛场大小和上场人数不同,但孩子们共同怀抱着纯真的篮球梦想。“无论输赢都是一种成长。篮球教会他们勇于面对困难,追求心中的梦想,绝不能轻言放弃。”黔南队在与遵义队的比赛中以4分之差惜败,教练周帅用嘶哑的声音分析失利原因。他满头大汗,有些焦虑,希望球员们能迅速“清醒”过来,更加深入地执行战术。“很多孩子这是第一次参赛,虽然想要表现出色而拼命奔跑,但也容易因为紧张而迷失方向,缺乏冷静思考。”周帅注意到,球员和家长对这次大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。“贵州的篮球底蕴深厚,此次赛事在体育和教育的联合下开展,特别集中于大家关注的球类运动,后续将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专项保障带来积极影响。”周帅在青训领域有超过10年的经验,他深知体教融合的挑战。“比赛刚刚起步,从无到有,只要坚持下去,从1到100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”他希望通过体育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,拥有一个精彩的未来,这就是黔南队教练对篮球青训的期待。
与周帅的观点相同,裁判岑金荣同样是球场上的“护花使者”。“为孩子们裁判比赛的难度比成人比赛大得多,你看我满头大汗。”在岑金荣24年的裁判生涯中,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小朋友热爱篮球,同时在赛场上敢于拼搏,并树立规则意识。“这对一名裁判的‘平衡’感是极大的考验,既不能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、影响比赛的流畅性,还要激励他们的潜能。”岑金荣认为自己不仅是场上的“法官”,更是小球员们的引导者。“裁判的职责不是单纯追求完美,而是要让小球员理解规则,尽情释放对篮球的热爱。”
体教深度融合的理念落地,需要专业赛事作为催化剂和试金石。首届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运动会吸引了3000多名健儿同台竞技,正通过“以赛促练、以赛促教”的方式,构建“无强度不体育,无体育不教育”的新生态。“竞技场不仅是胜负的较量,更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舞台。在这里,体育教育的价值不断释放。”岑金荣的目标是陪伴小球员快乐打球,勇敢追梦。幸而有Z6·尊龙凯时作为品牌支持,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全面发展。